郑州肝病医院 > 常识 >

肝硬化与胆石症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2018年09月20日 15:33:54 来源: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大概有30%合并胆石症,且随肝功能失代偿程度加重,胆石症的发生率升高,肝硬化患者胆石症发生率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均较常见。那么,肝硬化的患者为什么容易合并胆石症呢?

 

01

肝硬化状态下胆汁成分改变:肝细胞的滑面内质网是胆汁酸合成的细胞器,内质网的损害必然导致胆汁酸合成量减少;另外,肝硬化时存在肝内酶不足,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化减少,也会导致胆汁酸减少。胆汁酸减少一方面使胆汁酸池缩小,胆固醇易于形成沉淀而成石;另一方面,胆汁酸量减少,使胆汁中非结合胆红素的溶解度降低,易于引起胆红素钙盐的沉淀而成石。

 

02

肝硬化状态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导致细菌感染,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使水溶性的胆红素二葡萄糖醛酸脂水解为非结合胆红素,有利于色素类结石的形成;另外,肝硬化时由于枯否氏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容易造成胆系感染,胆道粘膜充血水肿,缺血坏死脱落,为结石提供了核心。


 

0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可导致慢性溶血,这样一来,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胆汁中游离胆红素相对增加,与胆汁中钙结合形成结石核心。

04

肝硬化患者体内组织胺、胰高血糖素、血管或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前列腺素F2(PGF2)及血栓素A2(TXA2)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组织胺为炎性介质,胰高血糖素能降低胆囊张力,VIP、PGF2及TXA2可松弛胆囊平滑肌,引起胆囊扩张,SS抑制胆囊收缩和胆道运动,这些均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05

肝硬化患者雌激素灭活作用减退,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对缩胆囊素抵抗,胆囊收缩无力、排空障碍,有利于胆囊结石的形成。

06

胆囊排空功能障碍也可能是造成胆汁淤积和胆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


 

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治疗:目前有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两种方案,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禁饮食或低脂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解痉止痛及中医中药等治疗;外科治疗则以胆囊切除、胆囊切除+脾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术等术式为主。当然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肝脏储备功能及肝功能分级、凝血功能等情况后综合判断。

肝硬化的预防:

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实质性变性而逐渐发展的一个后果,其预防要对各个不同病因进行积极预防:

1)由嗜肝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要积极抗病毒等治疗;

2)由酒精性因素引起的一定要戒酒;

3)由药物性因素引起的一定要停用可疑药物,以后用药一定要从简。盲目过多地滥用一般性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肝脏恢复;

4)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其他的还包括要治疗血吸虫病、胃肠道感染,避免接触和应用对肝脏有毒的物质;另外也要情绪稳定,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还要做好饮食调护,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于消化饮食为宜。做到定时、定量、有节制。早期可多吃豆制品水果、新鲜蔬菜,适当进食糖类、鸡蛋、鱼类、瘦肉。

胆石症的预防: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胆结石的比较好方法。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黏膜吸收水分使胆汁浓缩,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黏稠度亦增加,易形成胆泥;

2)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

3)保持大便通畅;

4)要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

5)保持心理健康,长期家庭不和睦,心情不畅的人可引发或加重胆石症,要做到心胸宽阔,心情舒畅;

6)每年应定期体检,包括肝胆B超检查,便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多肝病资讯,请关注“河南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有肝病疑问可点击公众号菜单中“咨询服务-咨询专家”按钮,在线咨询肝病专家病情。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

精彩图文

热门推荐

【重磅】第三届中国肝病名医节盛

10月1日-10日,河南省(郑州大学)医药院附院"第三届中国肝病名医节"盛大启动暨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叶荣森、北京地坛医院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7月19日-

在2024年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在临床治愈门诊稳定推进的同时,发起7.28临床治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