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肝癌患者中有90%左右有乙肝感染的背景。每年约有100万新生儿由于母亲为HBV携带者而感染HBV,其中有相当数量将会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的抵抗力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30-32℃时可存活至少6个月,在-20℃时可存活15年。60℃加热1h,98℃加热1min,乙醚或pH2.4处理6h均不能完全灭活HBV。
在121℃高压20min、100℃干烤1h、100℃直接煮沸2min、0.1%高锰酸钾2-5min、1:4000甲醛37℃ 72h、2%戊二醛10min、5%石炭酸和来苏尔15min、0.5%过氧乙酸、3%漂白粉溶液、5%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处理可灭活HBV。
灭活后的HBV无感染性,但免疫原性仍可保留。
HBV流行的职业分布因暴露于HBV的频率和强度不同使不同的职业人群HBV感染率有一定差异调查发现医务人员(血液透析、外科、口腔科、化验室)的HBsAg携带率和乙型肝炎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数倍。
妓女(暗娼)、犯人中HBV感染标志的流行率在我国高达85%以上人群易感染人对HBV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可获得持续性、特异性免疫。
不同亚型之间可有交叉免疫,但与甲、丙、丁、戊等其它各型肝炎间无交叉免疫。
我国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和其他年龄的乙肝易感者( 40%左右),包括部分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
传染源:
各型乙型肝炎病人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乙肝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急性乙肝病人潜伏期后期既有传染性发病后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降低肝组织病变慢性乙肝病人传染性与肝脏病变程度无关与血中HBsAg滴度相关——与HBV复制活跃程度有关。
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我国无症状HBV携带者数量多、分布广、活动性大;大多数人携带病毒时间长,是我国的乙肝传播的比较主要传染源。
影响ASC的传染源作用和传播机制的因素 HBsAg和HBeAg、HBV-DNA等指标是否同时阳性,即传染性与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