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乙肝、甲肝,但对丙肝却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
据悉,目前我国有高达1000万的丙肝患者,但因为丙肝症状非常隐匿,大部分丙肝患者在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多人患了丙肝也不知道。
而丙肝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可能在20-30年时间发展为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癌。
核心提要隐匿性高,70%初期无明显症状传播途径多,包括血液、体液、母婴等22岁以上有过输血和使用血制品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预防要注意,避免有创医疗操作,如纹身等治愈率逐年提高,目前高达不及时治疗,大部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我国丙肝治疗率很低,90%以上的丙肝患者都没有得到治疗。”西安交大一附院传染科主任赵英仁介绍说,这主要是因为丙肝的症状隐匿性很强,有70%的丙肝患者在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只有不足30%的患者在病毒感染急性期可出现一过性的困乏、食欲下降、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很多人在患病初期并不知道自己患有丙肝,直到出现脾脏增大、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等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肝癌症状时,才被发现。而丙肝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丙肝患者可能在20-30年时间发展为不同程度的肝硬化,继而还会发展为肝癌,危及生命。
血液传播是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丙肝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呢?
赵英仁介绍说,丙肝可经过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但以血液传播为主。
输血相关的血液传播曾是我国比较主要的传播途径。据他介绍,研究人员1989年才首次发现了丙肝病毒,我国从1994年才开始在献血时筛查献血者是否携带丙肝病毒。因此,在1994之前,曾使用血液和血制品的患者都是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
1984年到1996年是我国丙肝的高感染区段。在这段时间内,曾因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疾病输过袋装黄色新鲜血浆的儿童属于高危人群。1990年左右,我国有一段时间用“丙种球蛋白”预防感冒,提高人体抵抗力,也是一个感染途径。按年龄推算,这些感染高危人群集中在22岁以上,因此建议22岁以上且有过输血或血制品史的人,比较好到医院抽血化验,筛查一下丙肝。“近年来,我国的血制品管理已经做得非常好,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丙肝的情况已经非常罕见。”赵英仁解释说。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李竹介绍说,丙肝还可经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或者未经严格消毒的用品进行针刺或侵入性操作等,如静脉注射毒品,共用牙具、剃须刀,纹身和穿耳环孔等;性接触也是丙肝传播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多性伴侣或同性伴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高。
母婴传播虽然也是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但几率非常低。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比如共用餐具、交谈、握手、拥抱、打喷嚏、咳嗽等都不会传染丙肝。
丙肝尚无疫苗,预防丙肝要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操作赵英仁教授表示,为了预防丙肝,建议普通人群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有创医疗操作。若要进行纹身等有创操作时,比较好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目前,丙肝尚无可预防的疫苗,但可治愈。我国主要采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丙肝。由于需要打针,疗程一般需要1年到1年半,且副作用较大,很多患者难以坚持,治疗率只有70%左右。近年来,随着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丙肝治愈率提高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