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生活的变化,丙肝患者越来越多,那么,你知道丙肝是如何传染的么?我们都知道,丙肝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严重时甚至会发展成肝硬化,减弱肝脏的功能。那么丙肝是通过什么什么途径传播的呢?下面随斯特小编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吧。
血液传播丙肝病毒是可以经过输血和血制品进行传播的。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是目前比较主要的传播方式,静脉注射毒品是导致丙肝病毒传染的主要原因,甚至是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针刺、内镜和不卫生的注射器等都是经皮传播的主要途径。像我们平时共用的牙刷、剃须刀、穿耳环孔等都是丙肝病毒经血的传播方式。
母婴传播丙肝患者并不是只有通过血液传播的,丙肝阳性的孕妇可能会通过宫内或分娩时传染给婴儿,它的危险性在2%左右,但如果一个母亲分娩时的HCVRNA呈阳性,那么传播的危险性就上升到了4%~7%。可想而知,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有多高。
性传播很多人觉得只要注意卫生,避免血液和母婴的传播,就是安全的了。可是在一些同性恋和性生活混乱的人群中,存在着大量的丙肝病毒患者。为什么会在这群人中有丙肝患者呢?那是因为丙肝患者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有病毒,所以说丙肝具有性传播的可能性。
其实,丙肝虽然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说不能避免和无药可治的。我们只要知道丙肝的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个人卫生。斯特小编提醒大家即使感染上了丙肝病毒,只要我们积极的配合医院的治疗,加上平时的护理,比较后是会痊愈的。